"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我們的……"這句話大家是否在生活中都曾或多或少地聽說過?沒錯,這也由此凸顯了眼睛的重要性。而事實上,近年來,我國視覺健康惡化形勢嚴峻。在6月6日"全國愛眼日"到來前日,由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教授李玲研究團隊發布的《國民健康視覺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顯示,2012年我國5歲以上總人口中,近視和遠視的患病人數大約為5億,其中近視總患病人數為4.5億,患有高度近視的人口高達3000萬。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患病率都超過70%,青少年近視患病率高居世界第一位。
國民視力缺陷已經成為我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業內專家普遍認為,造成國民視力現狀的原因在于國家重治病、輕預防,未將視覺健康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范圍。此外,眼鏡行業準入門檻低且人才缺乏,青少年視力健康因學校缺乏激勵機制得不到保障,國家視覺健康政策亟待調整。
眼健康重視不足,納入公共衛生體系任務重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裸眼視力≤0.8被視為視力缺陷。《報告》中稱,據保守估計,2012年各類視力缺陷導致的社會經濟成本占GDP的比例高達1.1%。算上視覺健康對生命質量的損失,占GDP的比例達到2.93%。若無有效的政策干預,預計到2020年,我國5歲以上人口的近視患病率將增長到51%左右,患病人口將達7億。
視覺健康問題在我國顯得較為嚴重,其實,國際上也普遍存在這個問題,但很多國家比我國更早地采取了行動。"改善視覺健康,國際上普遍的做法是,將預防保健納入公共衛生體系,重視預防,大部分發達國家視覺健康已經成為公共衛生服務或初級保健的基本內容。"李玲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國內近年來一直也有關于視覺健康的政策,但主要仍針對疾病治療。"視覺健康不夠重視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例如心血管等疾病對于人體日常活動的傷害更加顯著,而視覺受到損害依然可以靠佩戴眼鏡來彌補。但實際上,視覺損害和配鏡將會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很大的疾病負擔。"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巡視員廖文科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另外,在視覺健康保障方面,國際經驗是將醫療服務和醫療保障體系相結合。"在發達國家,醫學治療基本都納入醫保,或是免費醫療,公共醫療保障計劃不僅針對治病,同時也包含視力防控,國民可以得到相應的費用減免,例如驗光、配鏡等費用,都包含在醫保中,或是在國家醫療保障中可得到一定的補貼。"李玲接著說道,而在我國,目前還不具備將視覺健康保障所有服務都納入醫保的條件。
6月6日,既是"全國愛眼日",也是學子們備戰高考的前一天。一年一年不變的是高考的車輪,變了的卻是青少年每況愈下的視力。《報告》顯示,青少年近視問題嚴重。2011年,全國配戴眼鏡的高中生為70%,初中生為50%,小學生為23%;但到2014年,高中生為85%,初中生為70%,小學生為25%,情況在不斷惡化。
對于青少年近視的防控,國家是重視的,相關文件有《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國兒童發展綱要》、《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等。政策要求制定科學規范的學生在校作息制度,減輕學生壓力,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要求學校的采光、座位,還要建立定期的視力監測,堅持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等。但關鍵在于落實難。
普遍公共教育的缺失是一大問題,中小學老師,甚至大學老師都缺乏視覺保護知識。作為公共教育的主體,對學生視覺健康的教育只是流于形式,且手段落后。而據秦英瑞介紹,國外對青少年視力健康比較重視,德國要求孩子在規定時間必須做眼球運動及遠眺等;日本對上課時間、近距離工作時間及坐姿等進行限制;美國則比較深入,在時間、光線、距離、睡眠等方面均有考慮。
另外,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陳秋霖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對學校激勵機制的缺失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面臨升學的壓力,以及青少年體質下降導致運動過程中暈倒等突發狀況頻出,關于開展體育運動,如果沒有必要的激勵機制,很少有學校愿意給自己"找事"。這種現狀下,或許國家立法是個有效的方法。